“脆弱/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”专题
发布人:hehy 发布时间:4/1/2019 3:01:32 PM 浏览次数:991次
泥石流频发流域物源区坡面植被群落特征 [681-688] DOI:10.19675/j.cnki.1006-687x.2017.10017 黄河上游半干旱盐渍区柽柳群落土壤水盐空间变化 [230-238] 鄂尔多斯高原本氏针茅与油蒿群落过渡过程中的植被动态 [200-206] | ||
中条山铜尾矿坝面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特征 [527-534] | ||
DOI:2016.06028 汶川地震对森林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* [773-779] DOI:10.3724/SP.J.1145.2016.05017 不同恢复措施对若尔盖沙化草地的恢复效果比较 [573-578] DOI:10.3724/SP.J.1145.2016.05007 基于RS和GIS的北京市顺义区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 [1074-1081] | ||
辽河保护区及其支流河岸草本植物群落数量分析 [904-911] DOI:10.3724/SP.J.1145.2015.04016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组织尺度地上生物量 [912-918] DOI:10.3724/SP.J.1145.2014.11019 大相岭山系泥巴山大熊猫生境廊道设计 [1039-1045] | ||
不同生态工程组合系统对南方水源地污水的净化效果 [635-641] DOI:10.3724/SP.J.1145.2012.00635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风景廊道时空分异特征及其生态影响 [782-790] DOI:10.3724/SP.J.1145.2011.00782 天山云杉的种群动态 [632-637] DOI:10.3724/SP.J.1145.2011.00632
| ||
泥鳅在生物栅技术修复景观水体中的作用 [82-86] DOI:10.3724/SP.J.1145.2009.00082 几种荒漠植物对干旱过程的生理适应性比较 [763-768] 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生物学特性及抗逆性研究进展 [384-388] 四川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灾后生态退化及其基本特点* [441-444] [综述] | ||
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分析 [574-577]
[摘要]浏览(4380)次 [PDF:100KB]全文下载(2186)次
雷州无瓣海桑群落7种元素的生物累积和循环 [27-034]
油页岩废渣场植林修复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生态 [522-524]
岷江上游典型退化生态系统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[42-48]
川西亚高山人工针叶林枯枝落叶及苔藓层的持水性能 [234-238]
四川瓦屋山原生和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特征 [120-126]
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人工恢复过程的土壤性质变化 [308-314]